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了?

高教名家名篇

沈立人:勤于读书,勤于写作


  穿过一条绿树成荫的小道,记者来到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沈立人的住处,他操着一口苏州音调的普通话热情迎接记者的到来。沈立人,1927年生于苏州。1946—1948年就读于苏州东吴大学经济学系。分配工作时,沈立人主动要求做经济工作,相继在苏州市税务局、苏南财委、江苏省计委等单位工作过。197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面向全国招考研究人员,沈立人考取了该院经济研究所的副研究员。他告诉记者,当时留在经济研究所的六七个人,大部分是经济学老师,只有他和戴园晨是做实际工作的,比较了解实际经济情况,这也成为他们进行学术研究的优势。

  QQ截图20190612161016.png

  到更接近基层的地方做研究

  在北京六年,沈立人写了不少书和论文,有着“快写手”的美誉。那段时间,除了编书和写作,沈立人还经常参与经济改革方面的课题,几乎见证了国家经济政策的转变过程。“深圳刚建特区时,全国实行‘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政策,我们提议深圳‘以市场调节为主’;后来海南建省,我们当时就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些国家政策的突破中,都有沈立人的身影。

  在北京工作一段时间后,1985年沈立人向中国社科院递交报告,请求调回江苏。“在北京的好处是眼界比较广,但也有个缺点,就是对基层情况了解得不够。”沈立人告诉记者,他们到东北、广东做调查,时常感觉很累,花的精力也很多,但了解的情况却并不深入。在他看来,在省一级的研究机构不仅和中央联系比较密切,而且接近基层,更利于经济研究。

  为经济研究积累实践资源

  1986年,担任江苏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后,沈立人关注的方向从宏观经济政策转向地方经济发展,主要聚焦于江苏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等研究领域。他告诉记者,江苏经济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初已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以苏南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强县,甚至已向现代化迈进。这为他的经济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实践资源。

  这一时期,沈立人先后发表了十几本著作和几百篇文章,代表作有《江苏经济十年纵论》、《宏观经济分层调控研究》、《区域经济和地方经济》、《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和经济行为》等,“地方经济学”这一研究范畴和“苏锡常”的叫法,都是由沈立人在其著述中较早提出的。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他渐渐发现,要更多地关注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在过去以GDP挂帅的政绩考核驱动下,我被认为是‘爱泼冷水’的经济学学者。但我认为,作为一名学者,应当更多地关注人民生活,特别是为弱势群体呐喊,于是又跨界成为‘守望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沈立人如是说。1992年,沈立人退休后,干脆专职做起了社会发展的“守望者”。2005—2006年,年逾古稀的他先后出版了《中国弱势群体》、《中国农民工》和《中国失业者》三本关注社会问题的著作,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善于学习 勤于笔耕

  一直以来,沈立人坚持读别人的文章、为别人的书写书评和序跋,并积极参与博士论文的评审和答辩。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向别人学习的良机。谈及自己的治学之道,沈立人说,“做学问除了要‘学习别人,超越自己’,更要勤于读书,勤于写作”。

  早在学生时代,沈立人每月要读10本以上著作,并给自己定有量化指标,每天多读3小时,一年就多读1000小时。他所读的书涵盖文学、政治、经济、历史等多个领域。进入工作岗位后,沈立人除了日常工作和基层调研,仍坚持读书写作,每月除泛读外,至少精读两本书、几种专业杂志和报刊,这一习惯延续至今。

  沈立人认为,从量变到质变,只要不片面追求数量,多写就能写好。他要求自己平时要多思考,有灵感就及时记录下来。“过去,我枕边有纸和笔,每晨醒来,要想想,正是出灵感的时候,不记下来会丢失,一得之见,一孔之识,聚沙成塔,集腋成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