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了?

国家艺术基金申报

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资助项目监督报告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国家艺术基金

2018年2月,国家艺术基金面向社会发布了2019年度资助项目申报指南。经项目审核,专家初评、复评,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会审议通过,报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同意,2019年度共拟立项资助一般项目1100项,并于2018年12月底向社会进行公示。公示期内,3个项目向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管理中心”)申请撤项;项目实施期间,14个项目因自身原因申请终止。最终,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资助项目实际实施1083项。根据《国家艺术基金章程》有关规定,现将资助项目实施监督和结项验收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立项实施情况

2019年度实际实施1083个项目,其中,“大型舞台剧和作品资助项目”127项,资助金额3.04亿元;“小型剧(节)目和作品资助项目”229项,资助金额0.34亿元;“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164项,资助金额1.19亿元;“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392项,资助金额0.61亿元,以上资助项目应于2019年12月31日前完成实施。“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171项,资助金额2.31亿元,实施周期为两年,应于2020年12月31日前完成实施。

(二)结项情况

按照“完成一批、成熟一批、结项一批”的工作思路,遵循“单位法人回避、项目负责人回避、联系人回避、主创人员回避、授课教师回避”等回避原则,管理中心于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组织艺术专家、项目管理专家和财务专家148人次,采取集中评审、分类编组、分批验收的方式对提交结项验收材料的2019年度798项资助项目进行验收。其余未验收的285个项目中,146项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因未到结项期限未参加结项验收,139项其他项目向管理中心申请延期结项。此外,2018年度立项资助项目中,有119个申请延期的项目和76个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完成项目实施,一并参加了2020年7月和8月组织的结项验收。

二、监督情况

(一)监督重点

国家艺术基金是中央财政出资设立的公益性基金。管理中心在监督工作中,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党组对艺术基金的工作要求,推动资助项目高起点运作、高标准实施、高质量完成。

明方向、正导向,以价值引领树立新风尚。坚持问题导向,严把资助项目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在资助项目现场监督、集中巡查、结项验收等工作环节,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担当,积极引导项目主体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优秀作品,确保资助项目政治导向正确,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切实维护好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出精品、育人才,精益求精提升艺术质量。围绕“出精品、育人才”这个中心任务,围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个根本目标,紧扣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要求项目主体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提升艺术质量,培育优秀人才,创作和传播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精神、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礼赞新中国、描绘新时代,助力繁荣社会主义文艺。

合规范、重效益,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合理有效使用。2019年,管理中心结合五年资助项目经费监管实践经验,经过多次调研、专家论证,出台了《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进一步强调了资助项目经费管理基本原则、职责划分、流程程序和使用规范等内容,明确了资助项目的开支范围、限额标准。充分运用监督管理信息化平台,及时掌握资助项目经费使用情况并及时监督指导,同时强化第三方审计监督,让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二)监督方式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实行“项目制”管理,从立项签约到完成结项验收,管理中心共组织监督专家825人次,采取“点对点”的首演或开班现场监督、“点对面”的集中巡查监督、“紧盯问题”的约谈监督、结项验收的结果监督等不同的方式,对资助项目政治导向、实施质量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重点监督。

1.现场监督

管理中心按照回避原则,从艺术基金专家库中遴选监督专家650人次,对2019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传播交流推广”和“艺术人才培养”224个资助项目的首演、首展和开班进行了现场监督。监督专家就项目实施的进度、质量和经费使用是否规范做出评估,当场提出改进意见,事后写出书面意见,由管理中心汇总后,形成12期《监督月报》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通报,并向项目主体逐一反馈。对发现内容有偏差的项目,及时叫停,进行整改,督促其改好再演、再展、再开班。

2.集中巡查监督

2019年7月至8月,管理中心遵循回避原则,从全面掌握实施情况、提升工作效率和节约管理经费等方面总结经验,组织监督专家45人次,在北京对2019年度551个大型舞台剧和作品、传播交流推广、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以及北京地区的青年艺术创作人才、小型剧(节)目和作品资助项目,开展了三个批次的集中巡查监督,并邀请了文化和旅游部财务司、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有关同志对集中巡查工作进行指导。集中巡查过程中,项目主体逐个汇报了项目实施情况、预算执行情况、下一步计划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监督专家认真听取汇报,详细了解项目实施情况,为项目主体答疑解惑,并就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集中巡查期间,管理中心利用会议间隙组织监督处、财务处相关负责同志围绕项目实施、经费使用、结项验收等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集中培训,累计培训1700余人次。

3.行前指导监督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文化,是国家艺术基金在国(境)外开展的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的使命任务。2019年,管理中心先后召开了3次“行前指导会”,对在国(境)外开展的33个传播交流推广、艺术人才培养项目进行监督指导。通过进一步掌握境外实施项目的情况,跟踪项目动态,结合不同项目的艺术特质和推广规律,围绕提升项目质量和传播效果有针对性地进行“一对一”的现场指导,加深了项目主体对艺术基金“走出去”项目实施要求的理解,有效避免了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起到了较好的督促作用。

4.约谈监督

在“大型舞台剧和作品资助项目”“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和“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的首演、首展、开班环节的现场监督和集中巡查监督过程中,对出现内容偏差、实施不规范的项目,管理中心根据监督专家反馈的意见,及时约谈主体,情节严重的叫停项目实施。2019年,先后对32个资助项目的负责人“面对面”地进行了约谈,当面反馈专家意见,形成约谈纪要并由项目主体签字确认。事后又督促项目主体拿出整改方案,立行立改、真改实改,并在后续项目监督和结项验收过程中持续关注整改落实专家意见情况。

5.日常监督

管理中心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通过国家艺术基金官网、国家艺术基金微信公众号、项目监督系统,项目主体QQ群、微信群等多种手段,了解项目实施进度、经费使用等情况,发布项目实施指导信息,对资助项目进行日常监督与服务。2019年,管理中心共受理电话咨询18600余次,接收、答复项目主体邀请函、变更申请、问询投诉等来函800余件。2019年,管理中心通过官网、官微、函件、QQ等方式发布“小编告诉您”《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延期结项那些事》《高校实施艺术人才培养项目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应如何避免延期结项》《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实施的完整性如何体现》4篇,就项目实施、延期与终止、经费使用、结项验收等问题进行专项解答,指导项目主体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实施工作。

三、结项验收

结项验收是资助项目“基金制管理、项目化运作”管理流程中的最后一环,是对项目实施质量的结果监督。为了更好发挥国家艺术基金导向作用,提高项目实施质量,提升资金使用效益,管理中心坚持把资助项目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不断探索,建立起一套符合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制管理特点的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在结项验收中,请专家对项目政治导向、实施质量、社会效益、经费使用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同时,管理中心结合不同艺术门类和资助类型,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中提出了对社会效益的具体要求,制定了可采集、可量化、可核查的社会效益考核指标,并细化到资助项目“导向作用”“艺术价值”“社会评价”等具体指标中。对政治导向正确、实施质量较好、经费使用规范的项目,准予结项;对项目实施质量和经费使用存在不足的项目,暂缓结项,督促整改;对未达到结项要求并且没有整改基础的,或虽经整改仍不合格的,不予结项,并视情况采取不拨尾款、限制申报等措施。

管理中心遵循“单位法人回避、项目负责人回避、联系人回避、主创人员回避、授课教师回避”等回避原则,组织艺术专家、项目管理专家和财务专家148人次,采取集中评审、分类编组、分批验收的方式对提交结项验收材料的798项资助项目进行验收,应结项目参加结项率为87.5%,766项通过结项验收,32项未通过结项验收,结项合格率为96.0%。

--“大型舞台剧和作品资助项目”127项,76项通过验收,3项未通过验收,48项申请延期,实际拨付21791万元。

--“小型剧(节)目和作品资助项目”229项,197项通过验收,32项申请延期,实际拨款3100万元。

--“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171项,24项通过验收,1项未通过验收,146项正在实施中,实际拨款16410.8万元。

--“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164项,157项通过验收,7项申请延期,实际拨款10014.5万元。

--“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392项,312项通过验收,28项未通过验收,52项申请延期,实际拨款5137.5万元。

从结项验收的整体情况看,项目主体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引和激励下,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饱满的热情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紧紧围绕重要时间节点、重要历史事件和国家重大战略,坚持崇德尚艺的品质追求,创作了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培育了一批优秀艺术人才,推动了一批优秀作品的传播交流推广,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社会效益

截止监督报告发布之日,2019年舞台艺术类资助项目共演出2333场,美术类展览260站,吸引观众308.38万人次;培养艺术人才和青年艺术创作人才共5411名。艺术基金引导支持原创性艺术作品创作,有力推动传统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所资助的作品和艺术人才频频获奖,发挥了艺术基金“孵化器”和“发动机”的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绩效情况

按资助类别,2019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资助项目”包括14个艺术门类,共创作127部作品,累计演出1924场,观众总人数约233.04万人次。其中,戏曲52部,已演出700场次;话剧12部,已演出250场次;音乐剧11部,已演出120场次;儿童剧10部,已演出200场次;舞剧9部,已演出163场次;歌剧7部,已演出70场次;交响乐7部,已演出40场次;跨界融合舞台剧6部,已演出120场次;杂技剧4部,已演出60场次;小剧场戏剧3部,已演出55场次;民族管弦乐3部,已演出26场次;曲艺中篇1部,已演出40场次;皮影戏1部,已演出40场次;木偶剧1部,已演出40场次。本年度资助戏曲项目占比最高,演出场次最多,体现了艺术基金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继续加大对戏曲的支持力度。





“小型剧(节)目和作品资助项目”涉及8个艺术门类,包括音乐99部(歌曲58首、合唱9首、室内乐9部、独奏曲8部、重奏曲8部、民乐小合奏7部)、舞蹈57部(群舞49部、双人舞4部、单人舞3部、三人舞1部)、戏剧49部(小戏曲32部、戏剧小品12部、小歌剧3部、小舞剧1部、独幕剧1部)、曲艺短篇15部、杂技4部、木偶剧3部、皮影戏1部、魔术1部。这些项目经过进一步加工、修改提升品质,通过演出、播映和出版,不断增强小型剧(节)目和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为人民群众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包括舞台艺术的展演,美术、书法、摄影、工艺美术作品的展览活动,以及利用新兴科技手段开展的线上传播交流推广活动。2019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实施周期为2019-2020年,今年因受新冠疫情冲击,项目实施进度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在国(境)外实施的项目基本停滞。从项目实施范围和成果看,2019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中,在国(境)内实施的115项,覆盖31个省(区、市),展、演621场次,观众总人数约73.1万人次。其中,舞台艺术展演类37项,演出387场,观众人数约36.6万人次;美术、书法、摄影、工艺美术作品展览类78项,展览234站,展期953天,观众人数约36.5万人次。在国(境)外实施的15项,涉及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的12个国家和地区,展、演48场次,观众总人数约2.24万人次。其中,舞台艺术展演类3项,演出22场,观众人数约1.74万人次;美术、书法、摄影、工艺美术作品展览类12项,展览26站,展期136天,观众人数约0.5万人次。通过建设网站、开发手机APP等利用新兴科技手段开展的线上传演播、展播活动18项。另外,还有23项正在积极筹备中。

“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覆盖舞台艺术、美术、书法、摄影、工艺美术、艺术管理、理论评论、网络文艺等专业艺术领域,资助164项,集中授课6000余天、48000余学时,累计培训总时长超过10000天,培训学员5019名,参与教学、示范、指导的教师3648名。其中,工艺美术类人才培养62项,培养学员1809名;舞台艺术类人才培养54项,培养学员1698名;美术、书法、摄影类人才培养30项,培养学员882名;艺术理论评论类人才培养7项,培养学员250名;网络文艺类人才培养6项,培养学员215名;艺术经营管理类人才培养5项,培养学员165名。从学员学历构成看,研究生学历占比52%;从单个项目培养学员人数来看,最少培养13名,最多培养50名,平均每个项目培养30.6人。以上两个方面,体现了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项目遵循“小批量、高层次”的培养原则。从学员年龄构成看,学员年龄在45周岁(含)以下的青年占比达98%以上,体现艺术基金对青年艺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关注。






“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共资助了392名40岁以下的青年艺术家。其中,美术类(美术、书法、摄影、工艺美术类)资助254项,已创作了3102件(组)作品;音乐作曲类资助25项,创作了25部作品;戏剧剧本类资助了37项,创作了37部作品;舞蹈、舞剧编导资助26项,创作了26部作品;另有本年度新增设的舞台艺术表演人才51项,完成了51部舞台表演作品。





(二)获奖、参加活动情况

2019年,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积极参与各类重大评奖、展览、展演活动,摘获众多奖项,成果喜人。

2019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紧扣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节点,涌现出一批关注当下、反映时代的现实主义优秀作品(详见附表1)。

闽剧《生命》、话剧《塞罕长歌》等获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话剧《柳青》、民族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天路》等获第十六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民族舞剧《红旗》获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晋剧《起凤街》入选“2019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名录”;吕剧《一号村台》、话剧《七先生》等入选“2020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民族歌剧《三把锁》入选2019年“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民族歌剧《沂蒙山》《平凡的世界》入选其滚动扶持剧目;话剧《雪落无声》获“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首届大学生戏剧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2019年度小型剧(节)目和作品资助项目时代特色突出、民族特点鲜明、短小精悍,在各类展演、评奖活动中涌现出一批口碑较好的作品(详见附表2)。

杂技《顶板凳》获第十七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铜狮奖”、第十届全国杂技展演“优秀节目奖”;单人舞《花溪晴雨》获“国际华人舞蹈大赛”(新加坡)编创金奖、表演金奖;皮影《哪吒与三太子》为全国木偶皮影优秀剧节目展演剧目优秀传承节目;群舞《纸扇书生》获第十一届全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提名奖、第十二届全国舞蹈比赛展演奖;杂技《彩陶情——顶坛》获第十届全国杂技展演优秀剧目奖;群舞《幸福小院》获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获奖提名;歌曲《军垦第一犁》获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暨第十八届群星奖决赛入围作品奖;单人舞《越女凌风》入选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终评展演、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群舞《白纻舞·在水一方》、群舞《剪鱼儿花》入选首届中国优秀舞蹈作品集萃。

作品是夯实艺术人才成长的基石。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艺术人才培养项目中的学员,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创作是中心任务,作品是立身之本,坚持学以致用,努力创作了一批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详见附表3)。

《中国重彩画创作人才培养》《“当代中国工业题材”绘画创作人才培养》《华人华侨爱国故事青年绘本创作人才培养》《景德镇青白瓷艺术研究与创作人才培养》《竹编工艺文创设计人才培养》《科技美术考古学人才培养》《藏式传统家具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成都漆艺创新创作人才培养》《中国传统戏曲动画创作人才培养》等项目学员在参加培训后创作的20件作品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书法评论人才培养》项目学员吴永斌行书作品《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丰乐亭记>》、谢春华刻字作品《老屋记忆》入展全国十二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舞台艺术评论人才培养》《话剧评论人才培养》《民族音乐形态研究人才培养》《歌剧理论评论人才培养》等项目学员在培训期间撰写的论文先后发表于《中国戏剧》《艺术评论》《中国音乐学》《音乐研究》等核心期刊杂志,体现了艺术基金资助的丰硕成果。

五、项目成果

(一)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

1.大型舞台剧和作品

2019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资助项目,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聚焦时代、反映当下,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创新创造,推出了一批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反映时代呼声、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取得了热烈的社会反响。

聚焦新中国70年历史巨变,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表现丰富主题和深刻内涵。豫剧《黄河绝唱》、徐州梆子《母亲》、越剧《鉴湖风云》、湘剧《云阳壮歌》、闽剧《生命》、民族歌剧《沂蒙山》、民族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等作品以革命历史为背景,用新的视角和新的艺术表达为观众还原了真实的革命历史面貌,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黔剧《天渠》、苏州评弹《钱学森》、民族舞剧《天路》等积极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歌颂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吕剧《一号村台》、淮北梆子《扫帚书记》、民族歌剧《三把锁》等讲述干部群众战天斗地、脱贫攻坚的时代形象;滑稽剧《陈奂生的吃饭问题》通过关注普通人物命运来反映社会变迁和现实问题;豫剧《樊粹庭》、蒙古剧《朱日和情》、民族舞剧《茶马古道》、跨界融合作品《啊,我的军垦爹娘》《我们从“那”来》关注现实,反映当下,抒写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蓬勃实践;儿童剧《梦回三迁路》《少年行》、跨界融合作品《国粹芳华》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运用多样的艺术样式向不同年龄层次的受众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锡剧《惠山泥人》、耍孩儿《云冈魂》立足于当地的历史传统,展现了一代手艺人执着前行、锲而不舍、前赴后继的工匠精神。

描绘伟大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资助项目中既有在坚持艺术本体的基础上折射时代精神风貌的文艺作品,如京剧《大盛魁》、芗剧《侨批》等;也有挖掘地域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依托地方特色舞台剧种的艺术创作,如黄梅戏《青铜恋歌》、民族舞剧《金山银山》等;还有结合传统艺术形式与西方文化艺术样式,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的作品,如交响乐《炎黄颂》、民族歌剧《天地神农》、跨界融合作品《不见新郎的婚礼》等。

在演出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有的项目积极参加各类展演活动,如话剧《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儿童剧《那山有片粉色的云》等参演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话剧《大国工匠》《柳青》等参演第五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越剧《苏秦》、儿童剧《我们是秦俑》、音乐剧《丝路传奇·花木兰》、跨界融合作品《大河之东》等参加“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展演;有的项目尝试运用灵活便捷的网络平台进行线上演播,如闽剧《生命》、民族歌剧《沂蒙山》、民族舞剧《天路》等参加2020年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网络展演。这些项目通过线上线下相辅相成的惠民演出、演播,不断创新、打磨、提升,同时打破地域限制展现给更多的受众,更好地满足了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2.小型剧(节)目和作品

小型剧(节)目和作品资助项目包括小戏曲、小歌剧、小舞剧、音乐、舞蹈、曲艺短篇、木偶、杂技等形式多样、题材广泛的优秀作品,它们紧扣时代脉搏,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富有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2019年度小型剧(节)目和作品立足于基层民众的审美需求,贴近时代、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小歌剧《春天的嘱托》、群舞《盛装萨玛瓦尔》、歌曲《咱百姓的贴心人》《这一路有你》《追梦幸福》《共和国的映山红》《为人民服务》《丝路》《“不忘初心”组歌》、快板书《狼牙山五勇士颂》等项目以中国梦为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戏曲《悠悠举子心》、独奏曲《赤壁》、双人舞《一线之间》《四月》、群舞《忠魂》《鸡毛信》、歌曲《人民的选择》等项目铭记历史、赞美英雄,抒发家国情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小戏曲《鹅状元》《借猪》《老兵》《扶贫新曲》等项目将笔触对准了当前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人和事,发挥了文艺作品在脱贫攻坚中智志双扶的独特作用;绍兴莲花落《孝子的检讨》、小戏曲《回》、民乐小合奏《春华秋实》《青春之舞》、双人舞《一“被”子》、四川竹琴《生日礼物》、歌曲《走过红树林》等作品萃取生活片段,体现时代精神,是弘扬新时代奋斗精神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小戏曲《路灯下》、室内乐《傩戏》、群舞《闯海人》《走在幸福路上》《春回满庭芳》《斗茶倌儿》《女书·吟》《雩·祭》《和》、三跳书《英台担水》、湖北大鼓《不吃鱼的猫》等项目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艺术匠心,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发展。

(二)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

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立足优秀作品的展览、展演和演播、展播,用优秀文艺作品传递文化价值,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力图以情动人、以文化人,讲述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精神,展示好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展现70年历史巨变,献礼新中国。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围绕这一大事、喜事,一批“向国庆献礼、向人民汇报”的传播交流推广项目,展现了伟大时代的精神图谱。舞台艺术类项目中,《京剧<向农>巡演》《评剧<母亲>巡演》《豫剧<我的娘·我的根>巡演》《话剧<县委书记廖俊波>巡演》《音乐剧<国之当歌>巡演》等项目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主题,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美术作品展览类项目中,《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京津冀工艺美术作品回顾展》《建国70周年浙江美丽乡村艺术生态展》《生活的记忆——纪念建国70周年百姓民生影像展》《人民的纪程——主题性与纪念性雕塑大展》《十九大主题木刻版画巡展》《全国太行山主题绘画与文献研究展》《新中国革命历史题材雕塑作品展》等项目围绕主题提炼、内容表达、形式呈现、艺术质量等环节下功夫,记录时代变迁,描绘时代景象,弘扬时代精神;还有《设计介入精准扶贫案例展》以设计的视角剖析中国的扶贫故事,展示当代中国的新扶贫模式及成就;《雪国精灵——冰雪绘画作品联展》从中西绘画、冰雪景观与冬奥文化三个维度,积极推广冬奥冰雪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献礼2022北京冬奥会;《当代博山琉璃艺术作品全国巡展》在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了博山琉璃在更高更广的平台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交流推广项目不仅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传承着中华优秀文化,并以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昆剧<牡丹亭><赵氏孤儿>巡演》《豫剧<九品巡检-暴式昭>巡演》《越剧<五女拜寿>巡演》《黄梅戏<女驸马>巡演》等项目以经典剧目为依托,集中优秀演出阵容,用精彩的舞台呈现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了中华文化精神;《时代匠作——中国手工艺术展》《徽州三雕家风主题艺术作品巡展》《中华传统弓箭与锡伯族生活展》等项目以优秀手工艺作品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技艺;《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第四届今日文献展》《致敬传统——当代纸艺术作品巡展》等项目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展望未来,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造、守正与探索等多元艺术价值观,促进中外艺术对话与交流。

搭建文化交流平台,促进文艺成果深入共享。《第五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主题,展示了新时代话剧创作的新成果和新态势;《优秀小型剧(节)目国内巡演》以“礼赞中国·传承文化瑰宝”为主题,聚焦非遗类作品,打造了一台凝聚时代精神的演出,展示国家艺术基金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第四届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以吸收世界芭蕾之经典,弘扬中华民族芭蕾之精华,推动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为宗旨,成为中国芭蕾行业规模最大、水平一流的对外文化交流平台之一;《中外优秀儿童戏剧展演活动》以“让戏剧走进孩子的生活”为主题,不仅为国内儿童打开了一扇了解国际优秀儿童戏剧的窗口,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儿童剧的品质与内涵,向国际儿童戏剧领域传播了中国声音;《全国稀有剧种同城汇演》采用线上展演线下演播双传播模式,为推动传统戏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视角、新途径、新思路;《话剧<白鹿原>巡演》《舞剧<一把酸枣><粉墨春秋>巡演》《儿童剧<大头兵>巡演》《民族舞剧<马可·波罗传奇>巡演》以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深入基层、扎根人民,使优质艺术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广泛共享。

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服务国家外交大局。传播交流推广项目积极参与中外文化交流展演、展览,促进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民心相通,在推动文明互鉴、文化共享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舞台艺术类项目中,《芭蕾舞剧<过年>亚洲大洋洲巡演》将瑰丽多姿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的芭蕾艺术相结合,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民族管弦乐<华乐苏韵>欧洲巡演》在德国、意大利、俄罗斯等9个国家13个城市展开,将中国的民族音乐、传统音乐通过西方管弦乐形式,向世界展现中华灿烂的音乐文化。美术作品展览类项目中,《艺术与和平——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国际巡展》展现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独特风情,加深当地民众对丝路精神的认知;《中欧当代中国画艺术欧洲巡展》展示了当代中国画的艺术魅力,抒发了中国艺术家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期盼;《纪念梅兰芳访日100周年美术作品日本巡展》对中日两国友好交往历史进行回顾,进一步增进了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非洲黑人文明博物馆塞内加尔展》作为塞内加尔黑人文明博物馆的首个中国展览,呈现中国人民在乡村振兴事业中的多元经验和不同路径,为非洲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不断打磨,持续发力,推动优秀作品从“高原”向“高峰”迈进。艺术基金立项资助是起点,不是终点,最终的目的是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对艺术基金立项资助的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在完成结项验收后,艺术基金鼓励剧目进行再修改、再提升,在不断演出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2019年度,共有19部往年资助过的大型舞台剧和作品项目获得传播交流推广项目的立项资助,如《评剧<母亲>巡演》《藏剧<朗萨雯波>巡演》《民族管弦乐<山西印象>巡演》《民族舞剧<十面埋伏>亚洲巡演》《芭蕾舞剧<长恨歌>俄罗斯演出》等既是深化资助项目成果运用的有益尝试,又是助推艺术精品产生的有力抓手,最终实现资助成果的良性循环和资助效益的最大化。

新兴科技手段介入艺术的演播和展播,更好、更快、更便捷服务大众。2019年是互联网诞生50周年,是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25周年。在“互联网+文艺”深度转型、政策引导、市场推动、自身发展演进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利用新兴科技手段开展的传播交流推广项目,强化传承创新,艺术质量进一步提升。如《东北皮影戏数字化交互传播推广平台建设》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中国皮影的数字化平台,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从而促进传统戏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三)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

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以提高艺术工作者艺术素养、专业能力为目标,重点资助特殊的、急需的、紧缺的高端艺术专业人才、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和理论研究、评论人才培养项目,围绕特殊艺术技能的提升、专业视野的拓展、个性化艺术经验的传授和教学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为艺术事业当前和长远发展培育艺术人才。

培育戏曲人才,繁荣舞台艺术发展。舞台艺术人才培养项目中,艺术基金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积极推进戏曲艺术的传承保护和繁荣发展。如《京剧程派表演人才培养》《京剧武旦(阎派)表演人才培养》《秦腔(马派)表演人才培养》《新(凤霞)派传承艺术人才培养》《评剧<杨三姐告状>表演人才培养》《高甲戏<连升三级>表演人才培养》《闽剧<双蝶扇>表演人才培养》《保定老调<潘杨讼>表演人才培养》等项目以“薪传古剧、敬畏传统”的心态,对经典剧目进行传承,培养“形”“神”兼备的优秀青年艺术表演人才,培育内驱动力,努力夯实戏曲发展的根基;《“百千万字剧”编剧人才培养》《藏羌彝戏曲音乐创作人才培养》《川剧打击乐人才培养》《民族地区编导人才培养》《剧场(音响)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舞台美术综合人才培养》《舞台艺术评论人才培养》《中英演艺人才培养》等项目围绕编剧、作曲、导演、舞美、评论和经营管理等艺术创作活动中的短板,以理论为先导,以实践促提高,培养了一批舞台艺术全链条人才。

紧扣时代主题,描绘时代画卷。美术、书法、摄影和工艺美术人才培养项目,注重提升审美素养、提高创作实践能力,培养了一批聚焦现实题材、爱国主义题材、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艺术家。如《国家重大历史题材中国画创作人才培养》《重大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人才培养》《华人华侨爱国故事青年绘本创作人才培养》《主题性雕塑设计研究与创作人才培养》《水印版画重大题材人才培养》《“当代中国工业题材”绘画创作人才培养》《摄影报道创作型人才培养》等项目遴选具有一定基础的优秀学员,在培训学习和实践创作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引领美术创作,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回答时代课题,努力攀登艺术高峰。

关注文旅深度融合,助力实现乡村振兴。艺术基金资助的相关项目着眼于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不断活化地方文化资源,提升旅游产品品质,丰富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努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海派旗袍文化与工艺传承人才培养》《朝鲜族民间工艺与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人才培养》《传统手工艺民间挑花“双创”设计人才培养》等项目立足传统技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传承理念,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的创新实践,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西部传统手工艺创新品牌经营管理人才培养》项目立足传统手工技艺,融入艺术设计思维和当代价值观念,培养了一批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美丽乡村建设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湖泊水网地区传统村落的创新营建人才培养》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艺术介入生活,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新技术促进新发展,新时代呼唤复合型人才。本年度集中涌现出一批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科技、艺术与生活探索融合的项目。如《中国公共艺术与科技国际交流创作人才培养》项目系统化地挖掘公共艺术与互联网、大数据、导航定位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中国城市的艺术营造;《虚拟影像制作与特种影像摄影艺术创作创新人才培养》针对市场前沿应用需求,为社会培养一批实践创新能力强的新媒体摄影技术与艺术应用人才;《戏曲数字影像导演人才培养》《大数据可视化艺术人才培养》等项目运用新媒体技术与艺术结合,建立数字模型,拓宽行业可能,提升艺术质量;《艺术博物馆策展人才培养》项目培育了专业策展、策划人才,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推动文艺评论人才队伍建设,引领艺术创作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艺术基金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评论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持续资助文艺理论评论人才培养项目。有的项目主体依托优势资源,联合培养评论人才,如《话剧评论人才培养》项目依托中国国家话剧院自身优质资源组织学员观摩剧目,并将学员撰写的多篇评论文章发表于《戏剧文学》《戏剧之家》、中国文艺评论网等期刊网站;有的项目主体在国家重大演出活动期间开展项目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舞台艺术评论人才培养》组织学员观摩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演出剧目并撰写评论文章,专业性、时效性、实操性俱佳;有的项目主体着力于促进评论体系建设,如《书法评论人才培养》项目关注当代书法发展进程,围绕当下书法现象进行思考和评论,使书法评论逐渐成为引导创作、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

(四)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

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40岁以下有抱负、有潜力、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用深刻的洞察力和敏锐的判断力,准确把握新时代艺术创作的方向和特点,深入挖掘创作题材内涵,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提升专业能力为目标,以创作优秀作品为中心环节,推出了一批优秀作品,丰富和发展了当下艺术创作面貌。

在音乐作曲作品中,《里耶哩耶》表现人民朴实纯真、团结凝聚与坚毅持守的强大精神力量;《骆越印记》《天津印象》以地域特色元素融入作品创作,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

舞蹈舞剧编导作品中,舞剧《八班教室》题材来源于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任弼时等革命先辈曾经就读过的湖南第一师范的“八班教室”,讲述了“八班教室”所蕴含的精神遗产;舞蹈《雪林家园》展现了鄂温克人之间不畏严寒的陪伴,表达了他们特有的生活方式和勇敢乐观的生活态度。

编剧作品中,话剧《艾德莱斯之梦》讲述扶贫攻坚道路上真实发生的生动故事,阐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深刻意义;话剧《一个人的阅兵式》弘扬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的爱国主义精神,表达了和平时期边防军人强烈的戍边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戏曲《向警予》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唯一女创始人向警予的故事,还原真实的历史和人物。

舞台表演作品中,戏曲《扈家庄》立足传统,同时融入了梆子剧种高亢、激越、紧凑的特点,以阴柔之美表现阳刚之气;儿童剧《水果部落梦想+》以食品安全为切入点,力图影响小观众,使之对食物有更清晰的辨别力,捍卫食品安全;京剧《春草闯堂》精心复排,既培养了青年演员接班人,又扩充了京剧舞台上花旦行当的剧目,为京剧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美术、书法、摄影、工艺美术作品中,中国画《铜鼓颂》歌颂了社会主义发展下少数民族幸福安康、其乐融融的生活状态;油画《风雨中的坚守》描绘在雨中坚守岗位、服务社会的大众群体,抒发敬仰之情;版画《马街书会》反映了民间曲艺艺人的生活状态,赞美他们对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的坚守与传承;雕塑《墙》采用微观叙事法,以建党一百周年时间轴为线索,回忆那段峥嵘岁月;摄影《河北百位道德模范肖像创作》真实展现了118位道德模范的精神风貌;工艺美术《新疆土陶器皿》扎根传统新疆土陶文化精神,同时融入当代的科技成果、新材料和工艺水平;工艺美术《儒风望岳》设计介入、精准开发,探索适合山东十六地市文创产品设计开发的新模式,力图撬动文创产业发展;工艺美术《新山水》结合玻璃与金属工艺,表达作者对急速发展时代的感知、体会与思考。

六、发现问题

管理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始终坚持以正确的政治导向、文质兼美的艺术质量和科学规范的经费执行为监督管理工作的重点,尊重艺术创作规律、人才成长规律、艺术传播规律、项目管理规律,在创精品、筑平台、育人才中不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打破系统和行业壁垒,促进艺术多门类、跨系统、纵深化发展建设,涌现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和德艺双馨的艺术工作者。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是项目延期情况较为突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项目团队人员落实难、项目实施推进慢,导致项目二度创作进展困难;另一方面是临时承担国家重大演出和创排任务,导致资助项目启动缓慢;加之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诸多资助项目的实施计划难以按时完成,向管理中心申请了延期。对此,管理中心逐一联系,督促落实项目团队组建,并就疫情防控形势及时发布了《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关于疫情防控期间资助项目管理工作安排的通知》,确保管理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二是缺乏“契约”精神,擅自调整实施计划,导致项目艺术质量“缩水减质”。个别资助项目擅自变更巡展、巡演计划,随意变更展览场地,减少演出场次,减少培训天数。管理中心就发现的问题,以“钉钉子”的精神持续跟进被约谈项目的实施动态,在中期监督、结项验收和日常监督等环节,持续追踪项目整改情况,对实施质量较差、经费使用存在重大问题、结项资料造假或约谈后拒不整改的项目,管理中心及时向结项验收专家组通报相关情况,并由其最终给出结项验收是否合格的意见。

三是项目实施方案缺乏预判性,内容设计不合理。艺术基金立项资助的项目,需在后续实施中按照申报计划实施,但有些项目主体存在“重申报、轻实施”的问题。个别艺术人才培养项目与拟选授课教师缺乏提前沟通,出现授课专家因时间安排冲突而无法出席授课活动,导致项目授课团队师资力量薄弱,授课质量降低;部分演出展览项目,未正式签订演出展览合同,导致场馆无档期或档期安排不合理。针对此类问题,管理中心及时约谈项目主体,指出问题,督促整改。

下一步,管理中心将着力解决现存问题,再接再厉做好监督工作。一是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加快发布《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实施指导意见》,以规范的制度文件、严密的制度体系,从制度上规范实施流程,促进作品、人才双产出、双高效;二是不断改进管理方式,从整体规划、申报评审、实施监督、结项验收、成果运用等环节坚持问题导向,加快信息化建设,用科学的现代管理体系,为项目主体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三是进一步明晰管理中心、地方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项目主体的权责清单,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四是进一步优化评价体系,在艺术基金促进戏曲、话剧、音乐、舞剧发展成效评估课题的基础上,全面建立第三方评价体系,深化项目绩效全过程管理,努力实现艺术基金“出精品、出人才、攀高峰”的目标,为繁荣发展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附件:

资助项目取得社会效益情况统计表(部分项目).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