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编辑选题策划
CSSCI《厦门大学学报》二十届三中全会专栏征文启事
期刊简介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厦门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的高层次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2003年底首批入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2012年获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资助。
《厦门大学学报》的前身为《厦门大学季刊》,创办于1926年4月。1931年12月,《厦门大学学报》正式创刊,是“以介绍世界学术,发表研究成果为宗旨”的学术刊物。新中国成立后,《厦门大学学报》于1952年7月复刊,成为解放后全国最早复办的大学学报之一。
长期以来,《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坚持以学术为重、社会效益为重的办刊宗旨,以本校优势学科和文科科研力量为依托,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尤其是近十年来,坚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通过特色栏目的设置来塑造学术个性,打造了《学术前沿》《“一带一路”研究》等立足理论前沿的系列专栏和《台湾研究》《南洋研究》等体现本校学术专长的栏目,形成了“立足本地优势,关注学术前沿”的办刊特色。目前,这些特色栏目已经成为反映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的主要窗口,在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
与此同时,本刊确立现代办刊理念,实行开门办刊,实行同行专家双向匿名评审制度,建立公正的审稿、用稿程序,为学术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近十年来,本刊学术质量不断提高,并一直保持较高的影响因子和摘转率。根据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10年版)的数据,2009年本刊在“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总被引3122频次,复合影响因子1.692,位居全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第7位。2018年总被引频次3291次,复合影响因子1.592,位居全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类期刊的第8位。此外,根据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高校文科学报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2001-2006年做的统计报告,本刊1998-2002年五年的平均摘转率在全国文科学报中名列第一,2003-2005年三年的平均摘转率名列第四;其中2001年第二,2002年第一,2003年第二,2004年第五,2005年第三。
随着学术质量的提高,本刊的影响日益扩大,先后被选为全国各种文科“核心期刊”和各种评估系统的来源期刊,如“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选用期刊”(南京大学)等。在各类期刊评比中,也获得了相应的荣誉。在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举办的全国高校文科学术期刊评优中均获得最高奖项,多次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获评“福建省十佳期刊”。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阐释》专栏征文启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为深入学习贯彻、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特开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阐释》专栏。竭诚欢迎广大专家学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于重大时代课题,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国家治理等各维度出发撰稿,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
来稿具体要求如下:
1.文章应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研究主题,具有学理性、创新性和原创性。
2.请通过《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线上采编系统(网址:https://xmds.cbpt.cnki.net/EditorHN/index.aspx?t=1)投稿,并在稿件首页左上角标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阐释》专栏”字样,论文格式、体例参见编辑部官网中的《投稿须知》(网址:https://xdxbs.xmu.edu.cn/1139/list.htm)。
编辑部将组织专家对来稿进行评审,符合要求的优先安排发表。此外,编辑部不以任何形式收取审稿、版面等费用,也从未委托任何机构或个人代为收稿、组稿和编辑出版。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
2024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