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之星风采展示
【科研之星】吴文俊:独出蹊径品科学 专心致志做研究
编者按
当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我国生产力既依赖于改革开放,同时也依赖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意义,而科学精神是推动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
这就需要我们肩负使命、担当和义务,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科研精神,充分用好既有条件,为促进祖国全面发展奉献更多的科研成果。在此,高教研修网将带领广大读者一起回顾并发现诸多科研工作者们的科研之路,深入挖掘其科研视点,共同传承名家精神。
吴文俊(1919年5月12日-2017年5月7日),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系统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1940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数学系,1949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博士学位,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曾获得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56),第三世界科学院数学奖(1990),陈嘉庚数理科学奖(1993),首届香港求是杰出科学家奖(1994),国际自动推理最高奖厄布朗(Herbrand)自动推理杰出成就奖(1997)以及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0)等荣誉。
吴文俊是中国数学界的泰山北斗,其研究工作涉及代数拓扑学、微分拓扑学、代数几何学、对策论、中国数学史、数学机械化等多个数学领域,主要成就表现在拓扑学和数学机械化两个领域。他为拓扑学做了奠基性的工作,开创了数学机械化新领域,对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研究影响深远。他的示性类和示嵌类研究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至今仍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
他的各项独创性研究工作使他在国际、国内产生广泛的影响,享有很高的声誉。1990年,以吴文俊为首的“中国科学院数学机械化中心”正式成立。2003年,数学机械化中心与信息安全中心联合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数学机械化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目前已经成为国际计算机数学领域最著名的领军团队之一。2010年,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将国际编号第7683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吴文俊星”。2011年,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起设立“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这是我国智能科学技术领域唯一依托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具备直接推荐国家科学技术奖资格,被誉为“中国智能科技最高奖”。2011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所为基础组建了中国科学院吴文俊数学重点实验室。
吴文俊治学严谨,学术思想活跃,一生勤奋地在科研第一线工作,积极进取、锲而不舍,不断取得新成就。“数学是笨人学的,我是很笨的,脑筋‘不灵’。”他曾这样说。可就是这样一位自认为“很笨”的人,总能站在数学研究的最前沿。面对各种荣誉,吴文俊看得很轻。在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后,他说:“我不想当社会活动家,我是数学家、科学家,我只能尽可能避免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我就希望我们的数学研究事业能够一棒一棒地传下去。”
他认为,科学研究首先要确定比较有意义的方向,其次要仔细考虑研究方法,更要重视交流协作、重视自由思考,甚至不拘一格。“年轻人要有独立的思想、看法,敢于超越现有的权威,绝不能人云亦云。做研究不要自以为聪明,总是想些怪招,要实事求是,踏踏实实。”他也曾谦逊地说:“不管一个人做什么工作,都是在整个社会、国家的支持下完成的。我们是踩在许多老师、朋友、整个社会的肩膀上才上升了一段。应当怎么样回报老师、朋友和整个社会呢?我想,只有让人踩在我的肩膀上再上去一截。”
吴文俊具有强烈的爱国心,于1951年放弃在法国的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198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表示“作为一个从事科学工作的知识分子,我决心在党的领导下,为党的四个现代化这一新的伟大历史任务克尽绵薄。”他对祖国的经济建设和国内重大建设项目十分关心。他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认识并通过自己的科研工作为复兴中国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1994年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的“杰出科学家”奖的颁奖典礼上,陈省身先生介绍吴文俊的学术成就,盛赞他保持了历史上的许多大数学家对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都有贡献的传统,他的工作一般来说都是“独出蹊径,不袭前人,富创造性”,他的机器证明理论“保持了中国数学的传统”,盛赞“这是一个十分杰出的数学家!”
本文来源:网络综合 图片来源:网络
组稿:朱贺芳 责任编辑:朱贺芳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其他公号如转载本公号编辑的内容,务请在醒目位置标明转自高教研修网。
推荐阅读:
1.【邀请函】第118届全国项目申请与论文发表指导会(北京,5月17-19日)
2.【邀请函】第8届全国经管类项目申请与论文发表指导会(北京,5月17-19日)
3.【邀请函】第11届全国艺术类项目申请与论文发表指导会(北京,5月17-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