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了?

科研之星风采展示

【科研之星】李振声:麦田拓荒始于兴趣,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

  编者按

  当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我国生产力既依赖于改革开放,同时也依赖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意义,而科学精神是推动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

  这就需要我们肩负使命、担当和义务,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科研精神,充分用好既有条件,为促进祖国全面发展奉献更多的科研成果。在此,高教研修网将带领广大读者一起回顾并发现诸多科研工作者们的科研之路,深入挖掘其科研视点,共同传承名家精神。

  1.png

  李振声,1931年2月生,山东淄博人,遗传学家,农业发展战略专家、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有“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之称,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农学系,1983—1987年兼任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与陕西省科学院院长,1987—1992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遗传研究所所长,1992—1997年任遗传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该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1985年)、陈嘉庚农业科技奖(1989年)、何粱何利农业科技奖(1995年)、国家最高科技奖(2006年)。

  李振声长期从事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与染色体工程育种研究,育成小偃麦八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易位系和小偃4、5、6号等系列小麦良种。利用偃麦草蓝色胚乳基因作为遗传标记性状,首次创制了蓝色单体小麦系统、自花结实缺体小麦系统,建立了选育小麦异代换系的新方法——缺体回交育种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奠定了基础。

  3.jpg

  如果说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那么李振声称得上“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南袁北李”,一个研究水稻,一个研究小麦,都用数十年的心血和智慧培育出了丰硕的果实,他们让广大农民受益,让中国人乃至全世界受益。

  李振声严谨而不失温和,衣着朴素而精神矍铄,是一位不为名利、只为工作和科研的执着追求者。作为来自农民家庭的科学家,李振声始终以质朴的情怀关注着中国农业的发展,为中国人民的“吃粮”问题奔忙。他表示,“要在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上、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上下大功夫,多出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科研成果,用科技造福亿万农民。”

  2.png

  “我们要以世界的眼光看科技,以国家的需求促科技,大力推进科技进步,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我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宏伟蓝图而不懈奋斗。”2006年,76岁的李振声院士因杰出的科学成就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站在了万人瞩目的人民大会堂舞台中央。

  谈到国家科学技术奖,李振声院士坦言:“对于科技人员来说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鼓励,这表示国家和政府对科技人员的一种肯定,更是一个非常高的荣誉。不过对我来说,我觉得它所表彰的更是我们这个集体,我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所以我说是我们这个团队的光荣、研究所的光荣,当然我个人也有一份在里面。”

  在科研中,他常常想到的是顾炎武的名言“以兴趣始,以毅力终”。诚然,积跬步方能至千里。无疑,这种兴趣是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一种崇高的理想和追求,而正因为有了这种让农民日子过得更好的人生坐标,他在枯燥的试验田地里守望如责、壮心不已、奋斗不止……

  在李振声院士家,客厅的墙上一幅红梅怒放,而另一幅主人自己手书的条幅“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则让人感受到这位著名的小麦遗传育种专家、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在做学问和做人上所追求的境界。当初吃不上饭的贫苦辍学少年,如今已是功成名就。直到现在,李振声先生还依旧心系祖国,为了农民的问题不停地忙碌着,家中阳台上还是种着小麦,他说:“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

  QQ截图20190611135656.png


  本文来源:网络综合 图片/视频来源:网络

  组稿:朱贺芳 责任编辑:朱贺芳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其他公号如转载本公号编辑的内容,务请在醒目位置标明转自高教研修网。


  推荐阅读

  1.【邀请函】第125届全国项目申请与论文发表指导会(青岛,8月6日-10日)

  2.【邀请函】全国高校科研管理专题研讨会(青岛,8月6-10日)

  3.【收藏】1556位申请到国家级课题的往届参会优秀教师,您认识几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