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要闻
国家民委2023年度民族研究项目立项公示名单
本文来源:国家民委科研项目管理办公室
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2023年度招标项目评审结果公示
根据《国家民委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经审核、初审和复审,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2023年度招标项目共评选出99个拟立项课题,包括重点课题35个、自筹课题64个(见附件1)。现将评审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10月7日至10月11日。公示期间,单位或个人如对评审结果有异议,可以书面形式向国家民委科研项目管理办公室提出。以单位名义的,应加盖公章;以个人名义的,应署真实姓名和联系电话。逾期不予受理。
联 系 人:薛冰洁 马丁
联系电话:010-66508139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甲49号国家民委理论研究司科研管理处
邮 编:100800
附 件: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2023年度公开招标课题拟立项公示表
国家民委科研项目管理办公室
(国家民委理论研究司)
2023年10月7日
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2023年度公开招标课题拟立项公示表
重 点 课 题(35个) | ||
编号 | 题目 | 报送单位 |
1 | 中国共产党对大一统形态的创造性发展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建构研究 | 上海师范大学 |
2 | 西北抗战大后方红色报刊对“中华民族”的书写与传播研究 | 西北师范大学 |
3 | 民族复兴视域下的中华民族主体性建构逻辑研究 | 大连理工大学 |
4 | 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对近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形成的影响 | 清华大学 |
5 | 当代民族视觉形象传播的共同体意识构建研究 | 南京邮电大学 |
6 | 中西比较视野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脉络研究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7 | 全球移民趋势下国籍制度在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中的作用、挑战与对策研究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8 |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牧区建设成功经验研究 | 内蒙古大学 |
9 | 流云纹的踪迹:民族文化认同符号的溯源与激活 | 中央民族大学 |
10 |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台湾少数民族织品图像与服饰特征研究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11 | 四川民族地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视觉形象建设研究 |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
12 | 锡伯族西迁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13 | “南木特”藏戏蕴含的多民族共享文化基因及价值研究 | 西北民族大学 |
14 | 移民·互嵌·融合:使辽宋臣记述的辽各民族生产方式交融研究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15 | 民族古文字及其文献中的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实研究 | 四川大学 |
16 |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民族语言文字交融历史研究 | 中国传媒大学 |
17 | 大运河区域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整理与研究 | 聊城大学 |
18 | 金代长白山神庙遗址建筑布局与历史价值研究 | 吉林大学 |
19 |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与中华民族历史观研究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20 | 中世纪域外行纪所见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研究 | 华南师范大学 |
21 | 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深度调查与研究 |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
22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政教育路径研究 | 南开大学 |
23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艺宣传常态化机制研究 | 中国传媒大学 |
24 | 外国媒体对我国民族问题的话语建构研究 |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 ||
25 | 国际社交媒体中“美丽中国”景观叙事与话语建构策略研究 | 陕西师范大学 | ||
26 |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边疆民族地区生产方式转变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影响机制研究 | 四川大学 | ||
27 |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数字经济服务民族地区同步发展内在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 | 广西民族大学 | ||
28 | 以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链为抓手实质性推动各民族互嵌式发展 | 贵州民族大学 | ||
29 |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融入研究 | 中国矿业大学 | ||
30 | 西部民族地区中小学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策法规完善研究 | 中南民族大学 | ||
31 | 我国陆地边疆地区的人口安全问题及其治理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
32 | 川甘青交界地区社会治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 ||
33 | 当前缅北民族冲突的演化态势、影响及对策研究 | 云南民族大学 | ||
34 | 境外敌对势力涉疆网络渗透新态势及对策研究 | 新疆大学 | ||
35 | 全球变局下的西方民族主义新变化与中国多民族国家建构 | 中山大学 | ||
自 筹 课 题(64个) | ||||
编号 | 题目 | 报送单位 | ||
1 |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概念、鲜明特性和发展规律研究 | 曲阜师范大学 | ||
2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背景下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理念研究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 ||
3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背景下的中国特色民族理论体系建设研究 | 北方民族大学 | ||
4 |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 |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 ||
5 | 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
6 | “大一统”观念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塑造及当代价值研究 | 北方民族大学 | ||
7 | 集市贸易、文化网络与十二生肖:西南边疆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微观路径研究 | 云南大学 | ||
8 |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民族乡村共同富裕研究----以水亭畲族乡为例 | 浙江师范大学 | ||
9 | 中国边境牧区团结型治理的政治实践研究 | 河南大学 | ||
10 | 团结稳疆视域下的南疆城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优化路径研究 | 新疆师范大学 | ||
11 | “收缩”扰动下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域文化系统的脆弱性与韧性发展措施 | 西安外国语大学 | ||
12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北朝石窟叙事图像艺术美学研究 | 山东大学 | ||
13 | 中缅边境地区中小学语文课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 | 曲靖师范学院 | ||
14 | 档案馆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广西民族大学 | ||
15 | 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 | 中南民族大学 | ||
16 | 跨学科视域下的回鹘摩尼教冠饰研究 | 西安工程大学 | ||
17 |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与花儿艺术交融共生研究 | 兰州大学 | ||
18 |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数字化时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路径优化 | 杭州师范大学 | ||
19 | 三线建设文化对西南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效益研究 | 西昌学院 | ||
20 |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新疆南疆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为例 | 成都师范学院 | ||
21 | 唐代于阗与中原文化交流研究 | 中国社科院边疆研究所 | ||
22 | 西藏阿里前吐蕃时代墓葬考古实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过程 | 西北大学 | ||
23 | 近代西方民族志文献所见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 | 南开大学 | ||
24 | 新疆神话考古与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研究 | 西安外国语大学 | ||
25 | 西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汉文散佚文献辑存状况、历史文化价值及历史启示 | 山东理工大学 | ||
26 | 三交视域下的西周“殷遗民”与周人关系研究 | 北京师范大学 | ||
27 | 壮族与傣族关系研究 | 中山大学 | ||
28 | 清代台湾后山治理与民族融合历史研究 | 闽南师范大学 | ||
29 | 丝路多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研究----以黑水城出土藏文文献为例 | 青海民族大学 | ||
30 | 同源与接触:台湾南岛语族与华南族群语言的演化历史 | 福建师范大学 | ||
31 | 共同富裕目标下职业教育赋能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实践研究 | 宁夏大学 | ||
32 | 古典诗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研究 | 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 | ||
33 | 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成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
34 | 南疆农村妇女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培训促成美好生活路径研究 | 新疆大学 | ||
35 | 边疆地区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体化研究 | 云南师范大学 | ||
36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出版宣传研究 | 西安交通大学 | ||
37 | 基于主题出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研究 | 《中国出版》杂志社 | ||
38 |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媒体精准传播研究 | 中央民族大学 | ||
39 | 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传播路径研究 | 中国传媒大学 | ||
40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南疆乡村治理的数字媒介赋能:融合传播与效能提升 | 西北政法大学 | ||
41 | 新时代中美媒体中华民族形象之语料库的生态话语对比研究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
42 | 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国际传播影响力提升研究 | 广西师范大学 | ||
43 | 新时代对外话语中“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与国际传播研究 | 华中师范大学 | ||
44 | 地缘政治视野下我国涉藏话语体系建设研究 | 武汉大学 | ||
45 | 短视频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对外叙事体系建设研究 | 中南民族大学 | ||
46 | AIGC在提升民族领域国际传播效能上的应用及对策建议 | 北京交通大学 | ||
47 | 社区社会组织介入民族地区城乡互惠发展的过程及路径研究 | 上海政法学院 | ||
48 | 云南跨境民族地区外籍劳工跨境务工现象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 云南中医药大学 | ||
49 | 共同富裕目标下基于“区域-群体-政策”的大小凉山规模性返贫防范与治理研究 |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 ||
50 | 民族地区自然碳汇生态补偿的额度测算与政策选择 | 华北理工大学 | ||
51 |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牧区同步现代化研究 | 南京理工大学 | ||
52 |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民族地区基层创新社会治理研究:基于大小凉山的实践 | 西南民族大学 | ||
53 | 青藏高原“两山”互动转化路径与机制研究 |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 ||
54 | 文化资本视角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问题研究 | 江南大学 | ||
55 | 基于产业协同发展的视角深化构建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经济路径研究 | 大连民族大学 | ||
56 | 少数民族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分化及政策创新研究 | 湖州学院 | ||
57 | 甘青涉藏州县深化构建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现实路径研究 | 西北民族大学 | ||
58 | 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评价体系与指标构建研究 | 中国农业大学 | ||
59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法入规的强化路径研究 | 南京师范大学 | ||
60 | 印度非法占领地区民族问题与对策研究 | 西安外国语大学 | ||
61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东北边境治理模式创新研究 | 大连民族大学 | ||
62 | 世界侨民大国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验研究----以印度、以色列、墨西哥、土耳其为例 | 北京科技大学 | ||
63 | 境外涉民族因素影响我国家安全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风险隐患研究 | 北京大学 | ||
64 | 中西文化差异与民族、族裔治理逻辑、政策的比较研究 | 复旦大学 |